今年3月,北京平谷海底捞一门店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顾客在麻酱调料碗中吃出了玻璃渣,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在海底捞工作人员对门店食安工作自查时,发现“吃出玻璃渣”行为乃是顾客“自导自演”。
原来,顾客的麻酱碗以及小料台上麻酱缸中的玻璃渣都是该顾客自己放进去的,恶意敲诈海底捞。海底捞立即报警,在警方调查后锁定了4名嫌疑人,并发现这4人前后5个月在多家海底捞门店都演过这出戏,敲诈金额达一万多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为避免更多此类的事件的发生,警方也前往海底捞门店拍摄反敲诈视频,向商家广泛宣传,了解“霸王餐”套路,防止被不法分子敲诈。对此事,海底捞也做出了回应:感谢警方快速打击违法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保障广大顾客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海底捞将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对恶意索赔、敲诈营利等不法行为勇敢说不,以法律维护企业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在饭店堂食或者点外卖如果菜品中出现异物,顾客是有权利要求商家退还支付价款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食品安全法》向店家或生产者要求支付菜品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这些本是维护顾客的合法权益,却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相关法律,假维权,真“碰瓷”。
2023年,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食品安全“假维权”案件,被告人通过假图片,虚构食品内有异物、食物变质导致发烧就医等事实,两年内向上海5个区14家餐厅进行了敲诈索赔,涉案金额高达一万余元。最终法院判决,以诈骗罪对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退还诈骗款,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此外,媒体也频频报道类似案例,如“口含蟑螂蓄意讹诈”“奶茶里放苍蝇造假索赔”等等,手法大同小异。
这些不法分子抓住了餐饮商家珍惜品牌形象,通常会用赔钱的方式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此次海底捞的行为也给行业做了警示和榜样,没有忍气吐声,配合警方主动出击,维护顾客合法权益时,也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乎老百姓的健康,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在加强食品安全保护的同时,更需要完善的立法保障、积极的警民联合、行业间的携手合作,多方发力共同打击恶意维权违法行为的发生。
2021中国(广州)海鲜水产展览会
2021中国(广州)海鲜水产展览会
同期展会:2021第十二届中国(广州)酒店餐饮业博览会
时间:2021年5月21-..
2021广州国际以纸代塑产业展览会
2021广州国际以纸代塑产业展览会
2021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aper instead of Plastic Industry ..
Hidol特写 | 在海底捞表演的人
科目三的爆火,把海底捞的员工推向大众视野。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从“餐厅服务员”到“网络红人”,中..
海底捞私人定制火锅宴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火锅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餐饮服务的需求也发..